一路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一路看书 > 弥尔顿达芙 > 第144章完结

第144章完结

实验室里每天时不时飘着天仙配,珂冬烦都要给烦死了。180txt.com

黎松觉得这歌挺有意思。

“珂冬,他们唱得没错呀。”他笑眯眯地说,“我觉得很应景,你说呢?”

他刚刚算完了一整组模拟数据,正放松地伸长了腿,双手枕着后脑勺,笑眼弯弯地瞅着珂冬。

珂冬下意识就把喉咙里的“不”字咽了下去。

“你觉得是,那就是了。”她挠了挠有些发烫的耳垂。

黎松突然从椅子里坐直了起来,身子往前一倾,就要贴上珂冬的脸。这样的距离下,他一转头就可以吻到珂冬的唇。

“这是实验室!”珂冬红着脸小声控诉。

“嗯?”黎松顿了一秒,很是无辜地看向她,“我想说,这个构架不够牢靠。”他越过珂冬,指了指珂冬面前的显示屏,“d3和d5换个位置可能会好一些。”

他笑了起来:“珂冬,你刚刚在想什么?”

珂冬板起脸:“我在想……这个构架确实不太稳。”

黎松低低笑出声来。

“珂冬,你怎么这么可爱。”

珂冬木着脸,假装没听见。

真是的,黎松比天仙配还要让她心烦。

***

转眼到了四月初,阿姆斯特丹决赛的日子越来越近。珂冬对感应者的研究越深,困惑也越多,越发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回想起去年许下的豪言壮语,真真是无知者无畏。

远看山林觉得山林美,入了山林才知山林之大。

无怪乎刘甫民教授曾对她说,我做了几十年研究,如今算是初初入了门吧。

珂冬看的东西多了,对感应者的定位也有了变化。她想把感应者的功能最大化,不仅用于引导吃油细菌,还可以用来引导酶和蛋白。设想听上去简单,实操却把她难住了。先是专业知识不够用,再是合成路径太复杂容易顾此失彼。

黎松看了她的计划,摇头:“你的构架建得太大了。”

“那该怎么办?”她愁得头发都要掉了。

“不妨换一种思路吧。”他想了想,说,“你想让感应者功能多元化,可以。但我们不往大了做,我们就做最基础的。”

他指了指面前的电脑:“你觉得它最重要部分的是什么?”

珂冬犯了难。笔记本电脑的每个部分看上去都很重要。

“是芯片。”黎松笑了笑,“所有的核心算法都在这小小的芯片里。”

“我们就把感应者做成芯片。”他说,“我们可以做它最核心的功能,做精做细,后续它要与能源化工接轨,还是运用到临床医学,都由能源、医科或制药各自的领域进行二次合成。”

珂冬一愣。

黎松继续道:“这个领域本来就是杂科,需要各个学科合作。我们可以负责加工元部件,专攻精确度和兼容性,方便其他学科根据他们的需求自行组装。”

“我们不做终端,我们做媒介。”

珂冬的眼睛越来越亮。她蓦地想到,霍闵恩也专攻最基础的元素,力求把基础的东西做到极致。他能做的了,为什么她不能?

她忍不住问:“要怎么做媒介?”

黎松微挑了挑眉,笑了:“那就要你自己去想了。”

珂冬有了思路,登时仿佛挖到了宝,接下来几天都泡在了图书馆。

傍晚,从图书馆出来后,她抄近路了经过讲学堂。今日讲学堂里很热闹,看样子是在进行学术沙龙。

珂冬正要绕过讲学堂,正好见陈礼祚从礼堂里走了出来。

陈礼祚也看见了珂冬,于是和身边的同行打了招呼,就往珂冬这里走来。

“冬冬,最近在忙什么呀?”陈父笑着问。

“还在做原来的项目。”珂冬三言两语把这几个月来的一波三折都给陈礼祚讲了一遍。

父女俩坐在礼堂后头的小草坪上,就这么聊了起来。

陈礼祚听了珂冬的困惑和设想,说:“这个问题,你可以去问问你妈妈。”

珂冬怀疑自己听错了。

陈礼祚冲她眨了眨眼:“偷偷告诉你,你妈妈读书时候也做过这样的项目。”

珂冬惊讶极了:“妈妈以前也是生科的?”从珂冬记事起,傅雅卿就已经在化院行政岗位工作,没想到她竟也在生科做过科研项目。

“你妈妈当年可是89届生科的女神呢。”陈礼祚压低嗓子道,“追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