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几位婶子嫂子边做点心边聊天。
王秋说道:“今儿个有田家大儿媳咋没来呀?”
“有田叔的小女儿相看人家呢,这段时间媒婆把门槛都踏破了,说的还都是好人家,有几户是镇上的呢。”
“以前咱村子哪有这么热闹啊,亏的大山家带着,如今日子好了,这会儿都趁着闲功夫为家里的孩子相看人家呢。”
“可不是嘛,现在天天有媒婆往咱村子跑,前几天还有两个媒婆为了争先后,还吵起来了。”
“你还说呢,咱村子里的姑娘和小伙子可是附近十里八乡的香饽饽,上次有媒婆问我家芳草要不要相看人家,吓的我赶紧跑了,我家芳草才十岁呀。”
几人哈哈笑起来。
胡嫂子这时说道:“哎,你们听说了吗?靠山村办的学堂前几天也出了些热闹。”
“是不是大嘴婶说的那事?”
另一个不知情的一脸八卦的问:“啥事啊?”
胡嫂子道:“就是那高志远教读书,有的孩子学的快有的孩子学的慢,学的快的孩子百家姓都能背一半了,字也能写十几个,学的慢的还在学百家姓的前几句,字写不了,也只能写个笔划,那些学习慢的孩子爹娘就不乐意了,都是交的一样的钱,凭什么别人就比他们家的孩子多学那么多。
于是这些人就跑去找高志远,闹到最后,高志远给这些学习慢的孩子每月便宜了十文钱,还答应额外多教这些学习慢的孩子半个时辰,才平息了那些人的怒气。”
“这孩子有大有小,有聪明的有不聪明的,不聪明的就慢慢学呗,还是咱们村子学堂好,分开了教,家里长辈也理解夫子,不找事,比靠山村好多了。”
“那是。”
厨房里欢声笑语不断,边聊天边做事,时间过的很快。
到了午时,几人就回家吃饭了。
方嬷嬷也把饭菜做好了,赵素英疑惑:“三栋怎么还没回来?”
往常去县城送货,这个时候也回来了,今儿个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