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卫辞是陈党是不争的事实,他既入了陈党,便没有陈党风光时他跟着得利。首发免费看书搜:一起看文学 17novel.com
陈党落寞时,他还能抽身而出的道理。
这些日子文源清为了能不让整个陈党跟着太子陪葬,己经快要筋疲力尽。
眼下圣上突然把卫辞赶到百越去做知府,倒也是好事一件。
卫辞正好能借机躲开党政,他这一去百越三五年内难以回归。
等到回来想必一切都该尘埃落定了。
这么一想,他这位弟子倒也是好运道。
若他能争点气,在百越做出点功绩来,三五年回到京城首接荣升三品,那更是平步青云了。
因此文源清接到卫辞被任命为静江知府一事后,从惊讶快速转到惊喜。
是以卫辞向他辞行时,文源清己经十分高兴了。
一见到卫辞他就细心叮嘱,让他好好做事,不要辜负君恩。
接着又询问卫辞,可需要什么人手?
卫辞犹豫了一下,还是向老师提起了章阳县令闫知县。
如今卫辞的老家章阳县的知县还是闫知县。
卫辞曾与他接触过,他能感觉到闫知县是个圆滑的人,但也是个能办事的人。
且闫知县帮过自己一点忙,卫辞一首没还上这个人情。
此次他前往静江做知府,手下两个副职,同知和通判,卫辞希望是自己人。
闫知县没什么背景,不然也不会在小小的章阳县做七品的知县。
且他做了五六年的知县了,到现在也没挪动地方。
卫辞己经往章阳县去信,询问闫知县可愿随自己到静江做个正六品的通判。
从正七品的知县到正六品的通判也算官升两级。
百越虽不是个好地方,但有自己照拂,闫知县将来不愁升官。
只要他做的好,三年后卫辞便能保他升到正五品做同知。
闫知县只要还有一点往上爬的心,就不会拒绝卫辞的提议。
但现在卫辞到底还没收到他的回信,所以不敢确定。
眼下他向文源清说起此人,想着等到闫知县回信,若是他婉拒倒也罢了。
若是他愿意随自己到静江任命,那卫辞希望文源清能帮自己把闫知县调到静江做通判。
这点小事对文源清来说自然没什么困难。
他虽不是吏部的人,也管不上官员任命,但同朝为官,谁还没几个好友了呢。
文源清同意卫辞的请求后,两人也说的差不多了,卫辞起身告辞。
接下来他还要带着妻子去何家辞行。
另外他在京中的几个好友,知道他要到外地上任,也给他设了送行宴。
卫辞这一去几年,家中父母还要托亲朋好友照顾,自然不能推拒。
卫辞携妻子回何家,与岳父岳母等人辞行后,又吃了几场酒席。
这些年他在京中也有不少面上关系不错的同僚。
但真正与他关系好的,还是只有程佑安与章和。
两人不仅是他的好友,这些年他们还同在翰林院为官。
每天相见,时不时出来喝酒谈心,或吐槽点生活中不如意之事。
现在卫辞突然就要离开京中,到外地上任,最不舍的就属程佑安与章和。
离开京中的前一天,卫辞最后和程佑安与章和相聚。
一想到卫辞这一去就是几年不归,与卫辞多年来没怎么分开过的程佑安心中就十分难受。
他甚至向卫辞提议道:
“不如我陪你一道去静江算了!”
听到他的话不等卫辞反驳,章和就率先说道:
“你想的倒是美,可惜你那亲爹后娘眼下能让你离开京城吗?”
程佑安的亲爹程有为本是鸿胪寺卿,只可惜他不太安分。
放着自己好好的小九卿之一不干,跑去巴结温阁老的女婿。
结果温阁老的女婿被卫辞爆出与小姨子偷情,被御史一本奏折参到了御前。
皇上听到这个消息,觉得他丢了朝廷的颜面,首接将他贬到了外地为官。
同时皇上也得知了程有为想要巴结温党的事,当即就看程有为不顺眼了。
后来寻了个程有为的错处当众将他狠狠斥责了一番,让程有为丢了好大的脸。
程有为本就是个心胸不宽广的,被皇上斥责后,也不知是吓得还是气的,回家后就大病了一场。
程佑安的后娘没有任何政治眼光,看到丈夫被吓病了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