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一路看书 > 四合院:带着空间闷声发财 > 第48章 年关将至备新岁,空间妙用添喜气

第48章 年关将至备新岁,空间妙用添喜气

腊月的寒风吹走了贾家生产的喧嚣,也吹来了日益临近的年味儿。-精`武.小_税,旺¢ ?追*嶵?歆!彰_踕.

尽管1960年的冬天格外难熬,物资匮乏到了极点,但对于华夏人来说,春节依旧是一年之中最重要、最值得期盼的节日。无论日子多么艰难,人们总会想方设法地拾掇点年货,清理屋子,贴上新的窗花或者对联(哪怕是自己用红纸写的),期盼着来年的日子能有所好转。

西合院里也渐渐有了一些过年的气息。家家户户都在勒紧裤腰带,盘算着凭票供应的那点肉、蛋、油、糖该如何分配,才能让年夜饭显得丰盛一些。孩子们则眼巴巴地盼望着能穿上一件哪怕是打着补丁的新衣服,或者得到几分压岁钱买几颗糖。

当然,这种艰难中的期盼,与何雨柱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他而言,置办年货根本不存在"匮乏"二字。空间里堆积如山的顶级食材,足够他变着花样吃上十年。衣服鞋帽,系统升级后的合成功能也能轻松解决。唯一的"难题",是如何将这些好东西以"合理"的方式拿出来,既能让妹妹和未来的媳妇过个舒心年,又不至于太过惹眼,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天是周末,难得的晴天,阳光虽然没什么温度,但驱散了连日的阴霾。何雨柱带着娄晓娥,一起去逛了附近的供销社和菜市场。

之所以还要去逛,一方面是为了感受一下这个时代的年关气氛——那种深入骨髓的匮乏与人们脸上强撑的期盼交织的复杂氛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从空间里拿出东西打掩护——总得有个"买"的动作,不能凭空变出来。

娄晓娥显然很享受这种和何雨柱一起"置办家业"的感觉。虽然出身资本家家庭,但经历了抄家和成分带来的困扰后,她早己褪去了大小姐的娇气,变得更加务实和珍惜眼前的生活。此刻,她穿着一件何雨柱"托内部关系弄到"的、款式简单却厚实暖和的棉袄(实则空间顶级棉花与处理过的轻暖兽皮合成),围着一条柔软的羊绒围巾(空间特产,品质远超凡品),小脸被寒风吹得微微发红,眼睛亮晶晶的,好奇又带着一丝感慨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供销社里人头攒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杂着汗味、尘土和劣质烟草的味道。货架上更是空空荡荡,除了国营标配的几排酱醋瓶子,就是一些干巴巴的咸菜疙瘩、蔫了吧唧冻得发黑的土豆白菜。肉、蛋、奶制品区更是只有价签没有实物,只有几样凭票供应的糖果点心被锁在玻璃柜台里,引得不少孩子扒着柜台,眼巴巴地望着,口水都快流下来了,旁边的家长则一脸无奈与辛酸。

"人真多,"娄晓娥小声对何雨柱说,语气里带着惊叹,"东西……真的好少啊。以前觉得不缺什么,现在才知道,原来普通人想买点东西这么难。"

"嗯,今年尤其难,"何雨柱点点头,语气平静,目光扫过那些踮着脚、伸长了脖子往里看的百姓,他们脸上混杂着渴望、焦虑和一丝被生活磋磨出的麻木,与娄晓娥眼中残存的、属于过去优渥生活的惊讶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心中了然,外面的世界越是匮乏,他空间里的富饶就越发显得珍贵和具有力量。

两人象征性地排队买了一些确实需要凭票购买的东西,比如几尺布票换的红布(准备做点装饰)、几斤粮票换的精白面(过年总得吃顿像样的饺子),还有用工业券换的暖水瓶内胆(家里的坏了)。~墈~书*君^ ?首?发-售货员那副爱答不理、仿佛谁都欠她钱的态度,更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之一。路过报刊栏时,何雨柱眼尖地瞥见《人民日报》头版的一个小标题——"‘希望’计划初显成效 各地试验田传来喜讯",他心头微微一动,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丝弧度。看来,他撒下的种子,己经开始悄然发芽了。至于那些需要硬通货或者特殊门路才能搞到的"高级货",何雨柱只是扫了一眼那空荡的柜台,心中自有计较。

从供销社出来,两人又去了附近的菜市场。情况比供销社好不了多少,甚至因为是露天,更显萧条。大部分摊位上只有冻得梆硬、带着泥土的大白菜和土豆、萝卜老三样,偶尔能看到几根蔫头耷脑的冻葱或者一小撮蒜苗,都能引来几个人围观问价。卖肉的摊位更是只有一两个,上面挂着几块冻得发黑发紫、看不出原样的骨头和少得可怜的猪下水,早早地就被手快的人抢购一空,只留下空荡荡的案板和一股若有若无的腥气。

"看来,年夜饭和过年的嚼用,还得靠咱们自己了。"何雨柱笑着对娄晓娥眨眨眼,语气轻松。

娄晓娥冰雪聪明,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想到他那些"路子",不由得捂嘴轻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