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一路看书 > 回档1990 > 第72章 差价

第72章 差价

“哦,具体什么价位?”

周恒出声问。

老石抬眼看过来,答道:

“周老板,春、秋两季蚕茧一斤五、六块钱,夏季只有四块多!”

“至于具体价格,每年都不一样,但上下浮动不大!”

周恒轻点一下头,出声问:

“也就是说,夏季的蚕茧很难超过五块!”

“没错,去年夏蚕只卖了四块五一斤,今年还不知怎么样呢!”

老石满脸忧虑的说。

“你们的蚕茧一般卖给谁?”

周恒问道。

“有人上门来收,每年人都不一样,但从去年夏蚕开始,我们村里人都卖给史老板的。”

老石故作神秘道,“听说史老板在蚕丝厂有关系,他给的价格比其他人高。”

看来史家豪并非自吹自擂,他在蚕农中威望很高,深受他们的器重。

这对于周恒而言,并非好事,必须慎重对待。

“史老板和其他蚕茧收购商相比,收购价高多少?”

周恒急声发问。

这一问题对周恒来说,至关重要。

要想和史家豪竞争,必须摸清他的底细。

“我记得很清楚,去年,夏蚕我卖给史老板,四块五一斤。”

老石出声道,“邻居卖给其他参见收购商的,只有四块三,为此,他气的三天没吃下饭!”

虽说只有两毛的差价,但对于辛苦劳作的蚕农来说,却非常重要。

“石叔,你家养了多少蚕?”

周恒出声问。

“一张一角(江南俚语)!”

老石出声答道。

周恒对养蚕的术语一无所知,出声问:

“一张一角大概能产多少斤蚕茧?”

老石看出周恒对养蚕一无所知,出声解释道:

“一张纸分为四角,至于产量,得看养蚕的情况。”

“养得好的人家,一张纸能有八、九十斤蚕茧;养不好的,只有六、七十斤。”

周恒听后,轻点一下头,表示懂了。

养蚕是个技术活,蚕农的技艺、水平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一张纸产八十斤蚕茧计算,两毛一斤的差价,意味着收入相差十六元。

这钱对蚕农来说,等于白白丢掉了,难怪老石的邻居气的一连三天吃不下饭。

“石叔,作为蚕农,你们最担心的是什么?”

周恒抬眼看过去,沉声问。

“周老板,蚕农最担心的当然是价格了!”

老石脱口而出道,“忙活四、五十天,谁不希望能卖个好价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