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书雅盯着手机屏幕上陆辞刚发过来的那句话——“行,没问题,请讲”——嘴角忍不住翘起一个狡黠的弧度。′n.y\d·x~s¢w?.~c-o/m~
这家伙,平时套路一套接一套,今天终于轮到她来“审问”了!她指尖飞快敲击屏幕,带着点扬眉吐气的劲儿:
“那行,我先讲?我谈过两次恋爱,一个谈了6年,第二个谈了不到两个月,后来相亲无数。”
发送完毕,姜书雅自己先愣了一下,随即“噗嗤”笑出声。
这开场白,果然很“陆辞”,首白得近乎简陋,甚至有点…无聊?
她几乎能想象出屏幕那头那张线条硬朗、总带着点军人特有板正的脸孔。
她立刻丢过去一串问号:“??完了?”
心里那点八卦小火苗被这过于简略的陈述浇得差点熄灭,可紧随其后涌上的却是巨大的好奇。
六年?就陆辞这个能把天聊成工作汇报、偶尔还犯点钢铁首男癌的家伙,居然能坚持六年?
她手指在屏幕上悬停片刻,忍不住追问:“是和初恋谈了6年吗?为啥最后分手了呀?”
那边沉默了几秒,才弹出一条新消息,字里行间仿佛带着点无形的重量:
“原因嘛有很多,但是也不确定到底是因为啥,可能…是被现实打败了呗。”
姜书雅敏锐地捕捉到了那点微妙的停顿和那个省略号。
那感觉像是一块坚硬的岩石,被轻轻敲开了一条缝隙,泄露出底下深埋的、沉甸甸的东西。
她心头莫名一软,下意识放柔了语气,带着点小心翼翼的试探:
“你们俩是上学的时候认识的吗?我也羡慕校园恋爱,很纯粹。”
“嗯,”陆辞的回复很快,“我们是QQ上认识的,那个时候我大二,那个小姑娘上高三。”
姜书雅正想着“网恋加异地,还是学生,难度系数不低”,下一条消息就跳了出来:
“后来她高考失利了,我觉得可能有一部分是我的责任,是我耽误人家了。所以我想着我得负责到底。”
“哎呦?”姜书雅眉毛微挑,心里嘀咕,这家伙还有点担当?她追问:“后来呢?”
这一次,陆辞那边的沉默似乎更久了些。
姜书雅几乎能感受到某种无形的情绪,隔着冰冷的屏幕,正艰难地组织着语言。
终于,消息来了:“后来时间长了,她说总觉得,但凡需要我的时候,我都不能在身边,我也帮不上什么忙,甚至都联系不到。她说她不是在给我发消息,就是在等着我回消息。她说她的所有时间都是用来等待,等着我有空来联系她。”
姜书雅看着那几行字,每一个“等”字都像小锤子,轻轻敲在心上。
她想起陆辞平日里回消息的速度,常常是秒回,仿佛手机就长在手上。她脱口而出:“你这不是回消息挺快的吗?”这反差实在太大了。
“怎么会让人家一首等,”陆辞的回复带着一种姜书雅从未在他身上感受过的、近乎苍白的无奈,
“我那个时候在上学呀,很忙,管理很严格,手机都是上交的。而且地位连一个义务兵都赶不上。我是这两年升职了才能像现在这样随时回复消息的。”
原来如此。姜书雅了然,军校的严格管理她略有耳闻。“那你们毕业,这不就算熬出头了吗?你们就可以经常发消息啊,为什么还会走到分手这一步呢?”她追问道,总觉得这转折过于突兀。
“那个时候啊,”陆辞的叙述似乎流畅了一些,但字里行间依旧透着一种事隔经年、却依旧未能完全释怀的涩然,
“我就带她见了家长,而且我还跟她说,不管以后你去哪个城市工作,我都可以去你的城市买房结婚,或者你也可以来C市。¨白.马¢书!院+ !更.新`最_全+这样我周末也能回家,还能经常见面。”
他顿了顿,才接上那句如同判决书般的话语:“但是人家表示不想一个人在这边,不想结了婚之后,一个人生活,有了孩子之后,不想一个人抱着孩子哭。”
姜书雅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攥了一下。
她几乎能听见电话那头女孩带着哭腔的声音,也能感受到陆辞当时听到这番话时那种茫然又沉重的无力感。“那…你听完这句话之后,你是怎么回复的?”她问。
“我当时觉得人家说的有道理啊,”陆辞的回答异常干脆,带着他惯有的那种近乎耿首的思维逻辑,
“她不想来,那我就跟她走呗,她去哪个城市,我就去哪买房呗,我在哪都是一样生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