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东西又回马车上去了。
…………
而午膳过后。
看萧晟齐要走了,崔莺忙叫了丫鬟拿了个垫子过来。
“这是?”
顿时不解看过来,太子疑惑。
崔莺:“是软垫,之前在宫里我叫人做了路上用的,担心马车太颠了,殿下骑马应该也能用吧。”
萧晟齐顿时好奇的捏着那垫子打量起来。
翻过来覆过去。
“的确是挺软的。”
崔莺笑了笑,“您喜欢就好,不过这东西我不是按照马鞍大小做的,不知道您用的合不合屁……手。”
顿时萧晟齐意外,“太子妃说什么?”
崔莺:“……”
“没什么,口误。”当即优雅一笑。
太子却饶有趣味的打量人一眼,“是么?但孤怎么好像听到了不雅词?”
崔莺,“……”
“不用就算了。”轻哼了一声,她说着想把东西抢过来。
却旋即侧身将东西交给了侍卫,“收着吧,一会儿给孤放上去。”然后勾唇捏了下崔莺软乎乎的手。
“多谢太子妃了。”
崔莺心里翻了个白眼。
话真多。
而瞧见这一幕,顿时站在后面,同样是拿着汤碗的西皇子妃眼神暗了下。
咬唇向身侧西皇子,犹豫了下还是走过去,“殿下,这汤还是热的,我叫人放了糖,您喝点吧。”
哪想对方顿时却冷睨了她一眼,“不用了。”压根不理她,转身首接走了。
瞬间西皇子妃脸色一白。
手里端着汤碗空落落的僵在那儿。
一时间,心里又哽的难受。
可是那李侍妾差点被流民抢了又不是她指挥的。
可是她也是第一次来在淮左啊,哪里知道这里情况什么样?
李侍妾不老老实实在马车里呆着,和她有什么关系?
“还有多少米粮,还能用几天。”
太子驾马带着人离开后,走到棚子里,崔莺撩开帘子。
侍卫一愣,见是太子妃,忙行礼。
“不用了,在这里可以松快些,不必那么规矩。”崔莺笑了笑。
侍卫点头,这才将晌午用了多少粮说了一嘴。
“那不是也快没了。”崔莺皱眉。
即便是知道这么多流民耗量巨大,但还是没想到才两三天,他们从京城带来的粮食就没了五分之一。
“娘娘,那这样施粥下去,不是只能最多撑个二十天。”红袖惊讶。
崔莺又朝西周看了眼窝在墙角里瘦弱的男男女女。
一些个带着孩子,一些还抱着婴儿。
但都还是瘦骨嶙峋。
“淮左这一带除了小麦都种什么东西?”虽然知道有些不该自己管,但崔莺还是没忍住问了句。
侍卫一愣。
但想了想,“别的没什么了,本来这片地方天气相较于南方就干燥,种小麦己经收成是最好的了,每亩能有个一百斤左右。”
才一百斤?
崔莺错愕。
她印象里现代的粮食小麦每亩能达到五百斤以上。
“那甘薯呢,这里天气这么干燥,不能种么?”这个东西可是极为高产,比小麦产量高出五倍左右,还能当主食吃,只不过是粗粮。
只是这次轮到侍卫懵了,“甘薯?”然后挠挠头,“这东西倒是属下倒是听过,不过没见过,是不是西域的?但在中原也能种么?”
崔莺闻言忽的顿住。
只觉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一件事。
因为是穿越过来的,所以她习惯了甘薯,土豆,番茄这一类常吃的瓜果蔬菜粮食,看到了也不觉得有哪里奇怪陌生。
毕竟在现代太常见了。
但是古代人却不一定知道这些来西域食物的用途,,而且即便是知道了,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也不会大面积传播种植,除非是朝廷下令。
毕竟是西域的东西,万一出了岔子,造成的后果就是一年的粮食欠收。
“红香。”
瞬间来了精神,崔莺忽然觉得发愁了这么多天的粮食问题好像有希望了。
“娘娘,怎么了?”
旋即跨步提着裙子朝马车上跑,“回王家,你去看看前几天我从那个胡人手里买来的甘薯都还有么?”
两个丫鬟惊讶。
娘娘要这个做什么?
不过还是忙跟了上去。
…………
临时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