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架不住姜书雅那软萌外表下异常执拗的眼神,以及……咳,某些夜深人静时“反复的引诱”。
他眼神里的犹豫渐渐被一种近乎虔诚的郑重取代。一旦认真起来,这位特种部队出身的行动派,立刻将“科学备孕”执行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叶酸、复合维生素瓶瓶罐罐摆满了床头柜。
最离谱的是那盒排卵试纸,在陆辞手里,它不再是简单的检测工具,而是一项需要精密操作的军事任务。
“雅雅,十点整,喝水。”陆辞的声音如同精准的报时钟,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
姜书雅捧着水杯咕咚咕咚灌下,刚喘口气,下一道指令又来了:“十一点半,去卫生间。”
姜书雅差点被口水呛到,杏眼圆睁:
“按时喝水我认了!上厕所也能卡点的?这……这是生理规律能控制的?你是要我创造医学奇迹吗?”
陆辞一脸理所当然:
“时间管理,是成功的基础。说明书上建议定时监测,我们就要严格执行。”
当那张小小的白色试纸被姜书雅交到他手上时,陆辞的神情简首像接过一份绝密情报。
他立刻掐下秒表计时器,蹲在洗手间门口,屏息凝神,眼睛死死盯着试纸颜色的微妙变化。
从第1分钟到第5分钟,每隔几十秒,“咔嚓”一声,手机拍照记录。
“陆辞!至于吗?”
姜书雅扒着门框,哭笑不得地看着他过于肃穆的侧脸,
“差个一两分钟颜色能有多大变化?差不多就行了!”
“不行。/k?a*n^s`h-u_y.e~.¢c*o?m_”陆辞头也不抬,语气斩钉截铁,
“说明书上明确写了时间区间,必须严格遵守,误差要控制在最小范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懂不懂?”
这还不算完。他把那些承载着“神圣数据”的试纸,一张张按照时间顺序,小心翼翼地贴在崭新的A4纸上。
旁边还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日期、时间、甚至推测的“颜色浓度值”。
一张张试纸排列得整整齐齐,像等待检阅的士兵。
姜书雅每天看着他如临大敌地做记录,那副专注又虔诚的样子,让她恍惚觉得他不是在期待一个孩子,而是在执行一项关乎国运的绝密科研项目。
按理说,计划如此周密,准备如此充分,成功率应该高得吓人吧?
结果,一个月在陆辞的精密监测和姜书雅日益增长的焦虑中过去了。
接着,又半个月过去了。床头柜上那个用来收纳试纸的文件夹越来越厚,而他们期待的结果,依旧杳无音信。
姜书雅对着文件夹里那排列整齐、颜色深浅不一的“科研标本”,感觉比当年期末考挂科还要绝望。
“这成功率……比拆弹还低吗?”她小声嘀咕。
就在姜书雅快要被这种“科学造人”的压力逼疯时,家属院终于传来了即将解封的好消息!
她瞬间满血复活,兴奋地扑向陆辞,掰着手指头计划:
“我要吃城东那家新开的火锅!看那部评分超高的电影!还有还有,听说郊区的湿地公园花都开了,我们……”
她话音未落,就见陆辞一脸凝重地掏出了手机。姜书雅心头一喜,以为他要去搜哪家火锅店评分最高。
结果,屏幕上赫然显示着某军区三甲医院生殖医学科的挂号界面!他修长的手指正快速地点选着专家号。
“你……干嘛呢?”姜书雅的笑容僵在脸上。
陆辞眉头紧锁,语气沉痛得如同在汇报一次重大任务失败:
“这么久了,按计划早该成功了。一定是我的问题。得抓紧时间排查,不能耽误你的‘遛娃’计划。”
姜书雅:“……”
本以为这鸡飞狗跳又带着点甜蜜负担的日子会继续下去,就等家属院解封,然后回家继续他们的“科研攻坚”。
一个寻常的傍晚,陆辞结束训练回来,身上还带着操场上的尘土气息。他没像往常一样先去冲澡,而是走到沙发边,在姜书雅身边坐下,沉默了几秒。
窗外夕阳的余晖将他棱角分明的侧脸镀上一层暖金色,却掩不住他眉宇间的一丝沉重。
“雅雅,”他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命令下来了。紧急任务,去边境。快的话个把月,慢的话……可能得小半年。”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大手无意识地握住了姜书雅放在膝盖上的手,掌心带着薄茧,温热而有力,又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紧绷。“这次,得留